山西碛口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九曲黄河第一镇,比咆哮的壶口瀑布更有文化味道。在碛口镇黄河边向南五公里,有一座李家山村,被艺术家们誉为“桃花源”。我先后去了两次,探索这座古村落的“沉默”。
李家山村是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同在碛口镇的西湾村是第一批名单中的。李家山村之所以出了名,更是因为画家吴冠中。
1989年10月,吴冠中先生到李家山采风,惊呼这里像“汉墓”,他说: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山体与建筑结合之完美,人居环境自然之美,窑洞层层叠置错落之美,尽在这里得到了完美体现。
文章中的这组片子是拍摄于春节期间。初春时节的黄土高原,依然是荒凉的颜色。走进李家山村,沿着石板路的缓坡,曲曲弯弯向山丘上走去。我并没有看出来汉墓的味道,映入眼帘的只是错落有致的窑洞群。因为密集,而更像一座巨大的立体“土楼”。
当下很多地方都对古代民居的旅游开发非常热衷,一些旅行者或艺术家更是趋之如骛,必推荐而后快。殊不知正是这些“热情”,不同程度的毁了这些民居。
老民居珍贵,不单纯是那几块砖几块瓦,更是那淳朴的乡愁文化,两者是鱼水交融、不能分割的。今天的李家山相对其他景区依然算是安静,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李家山村大大小小有百十来院, 400多孔(间)住舍,居住着220多户人家, 760多口人。但在街中很少遇到村民,偶尔一两个人在远处张望。
村口上有个老大娘,出售自家种的水果。出于对老人家的关爱,买了一份,说实话不是很好吃。
在山村中步行了一个小时,并没有留宿或用餐。一是时间关系,二是我始终认为并不属于这里,没有必要去强制“体验”和“融入”什么。
走近了李家山,嗅到了她的那种粗狂淳朴芬芳,已经很陶醉。始终还是要走出去的,因为世界不在这里。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