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神秘的藏传佛教“羌姆”表演(法舞),相信很多朋友都看到过那些充满异域风情的图片。本篇游记就以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正月法会中的法舞实况游记,结合精美的图片与羌姆(法舞)的相关介绍,让各位更深入地了解这一藏区独有的艺术文化表演形式。
背景介绍:法舞
▲法舞面具(2015年拍摄于上海西藏文化周)
▲法舞服饰(2015年拍摄于上海西藏文化周)
在藏传佛教作法或举行盛大法会时,很多还会伴以法舞的表演。这种戴着法神面具、随鼓钹莽号等法器的抑扬而进退疾徐有序的舞蹈,将法事活动的气氛推向高潮,吸引大批信教群众争相观看,从而达到最广泛地弘扬佛法的效果,是法事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舞台上的“羌姆”演出(2015年拍摄于上海西藏文化周)
背景介绍:米拉日巴佛阁
▲米拉日巴佛阁外景
▲佛阁中修行的喇嘛
每年的正月十四下午,按照藏族传统习俗,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阁都会举行劝善法舞会。米拉日巴是噶举派的著名祖师,劝善法舞表演的是圣僧米拉日巴劝化猎夫贡保多杰的故事,属于宗教剧。劝善法舞就是通过色彩斑斓的藏族服饰、藏式舞蹈方式劝人行善!
由于之前在西仓寺庙观看亮宝节的活动(藏历新年伊始的活动实在是太丰富了,忙不过来),仓促赶到这里的时候法舞活动已经开始,远远听到洪亮的法螺声飘散在空中,四周充满了神圣的气息。
▲寺顶上吹响法螺的喇嘛
演出广场的四周已被群众围得水泄不通,他们从周围各村赶来就为感受这一年一度的盛事,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万事如意。
活佛、“堪布”以及寺庙中的高僧已经登上大经堂前殿二楼的前廓,居高临下主持及观看整个仪式活动的进行。
▲装饰华丽的大经堂
法舞活动分为数场,随着鼓乐声的响起,演出的“羌本”(舞师)入场。(“羌本”依照“羌依”(跳谱)的指点和上代“羌本”的言传身教而代代相传)
▲“羌本”(舞师)
▲“羌本”(舞师)
“羌姆”的服饰主要依据佛教经典对各路神氏的形象描写而制作,黑帽咒师的帽子最为普遍,为黑色宽沿帽,帽顶饰骷髅、金刚杵、装饰着金色云纹、金色龙纹、彩绸等。
劝善法舞舞者左手持金刚铃,右手持降魔杵。降魔杵是用来修降伏法的,可以降伏魔怨。
▲舞者手持降魔杵和金刚铃
小知识:金刚撅,金刚杵,降魔杵的区别
金刚撅,金刚杵,降魔杵对比图(本人制图)
金刚橛:是用来在坛场的四角上竖立结界的,而金刚杵和降魔杵是修行人手中的法器。
▲藏历新年里的“色拉崩钦”佛事活动中的活佛“金刚杵加持”
“羌本”(舞师) 身着华丽的绣花彩色大袍,肩披绸缎镶拼绣花坎肩,腰系布满法器,骷髅等图案的丝绸锦缎做成的围裙,脚蹬藏靴。
蓝天白云雪山之下,“羌本”(舞师)在铜钦、甲林(长筒号)、统嘎(白海螺)、拉阿(长柄鼓)、达马如(背鼓)、扑钹(铜钹)、只布(法铃)等乐器演奏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既神圣又充满神秘感。
▲法舞乐队
“羌姆”的舞蹈并不是随意为之的,再身法动作上有规定完整的动作规律和要求。整个舞蹈中有不同的舞步,旋转等技法,而配合舞蹈的手势变化更是多样。
法舞演出精彩有趣,从周围赶来的藏民朋友无论老少个个都看得津津有味。
“羌姆”的最后部分为砍杀和焚化“凌嘎”(教敌或自身魔障的化身)。负责砍杀“凌嘎”的黑帽咒师,用各种法器砍杀“凌嘎”,除魔灭咒。全部仪式进行完毕之后,喇嘛们把“凌嘎”抬到一个空地上,随着“羌本”念咒作法,加以焚化“凌嘎”。
法舞结束,众多的舞者在乐曲声中边跳舞,边逐一退场。
最后寺中的喇嘛向四周的抛洒代表吉祥如意的米粒,引来信徒们的争相捡拾,至此法舞活动也正式画上圆满的句号。
欢快热闹的正月法会和法舞活动落下帷幕,米拉日巴佛阁的喇嘛们收拾整理法会现场,寺庙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法舞“羌姆”是藏区独特的宗教艺术表演形式,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演变,直至今日已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的表演需要,更对藏民族的文化艺术,社会风俗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各位来到藏区如有机会千万别错过这难得的藏文化体验。
除了新年正月里有法会外,每年七月月米拉日巴佛阁也有盛大的法会和法舞表演,有兴趣的朋友别错过。
如果您也喜欢西藏宗教文化,不妨查找我另一篇游记:探秘民间[最强]晒宝大会:亮宝节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