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闺女是个挺疯狂的小孩,十年前一出广院的大门,为了追寻大汉朝的辉煌,三个人一个月的时间跑了一万多公里,大江上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无不留下她的脚步与激情。可怜的桑塔纳几度要断气休克,终于没有熬过额济纳的风沙————趴窝了!期间拍了她很多的照片,唯有一张古朴苍凉的雁门关让我壮怀激烈:春风不度雁门关啊!
摄影/UFO99王喜庆
此后一直寻机要去一趟雁门关。某日早晨对着镜子刷牙,突然打了个激灵:春风不度雁门关?大爷,那是玉门关!“书到用时方恨少”,读的少还不好好读,岂不更加可恨?!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建于秦朝,位于山西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东走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直抵幽燕,连接瀚海;西去轩岗口、宁武关、偏头关至黄河边;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恒山沿代县北境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坐落于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位于山西北部的代县城北约20公里的雁门山上。“九塞尊崇第一关”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是大雁南下北归的主要中部通道之一。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有东、西二门,皆以巨砖叠砌,过雁穿云,气度轩昂,门额分别雕嵌“天险”、“地利”二匾。东西二门上曾建有城楼,巍然凌空,内塑杨家将群像,并在东城门外,为李牧建祠立碑。城楼与李牧祠, 均在日寇侵华时焚于一旦。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西门之上筑有杨六郎庙,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地利”;北门额嵌镶一方石匾,书曰“雁门关”三个大字;左右嵌镶李牧题写的砖刻对联一副:“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寨尊崇第一关”。
摄影/UFO99王喜庆
关城之北筑有营房,东侧建置靖边寺,内有一对石狮、一竖石旗杆和一面石碑,碑文记述赵国名将李牧率兵屡胜匈奴的丰功伟绩。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近年大规模的整修过,我家闺女照片上的沧桑感已不复存在,唯有路面上凹凸不平的大青石袒露着日月蚀刻,时光流逝的印迹。
摄影/UFO99王喜庆
大门口卖零食的小伙子告诉我,要转遍景区大约要一天,粗看也要两个小时,天色将晚,只能粗看了。
摄影/UFO99王喜庆
山西人在修旧如旧上很有办法。他们用原来的旧墙砖重新砌就,虽然色彩有些斑驳,也不失故有之情调;在木材用料上尽可能的用原来的木材,因为腐朽不够长度的就接上一截新料,并且在色彩上找齐,可谓偷梁换柱,巧夺天工。据说投资数亿才恢复到目前的规模。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几千年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数度易守,易帜,甚至易国。刀枪剑戟,血雨腥风,金戈铁马,镝飞流鸣,即使王昭君青裘赤马,顶风冒雪,叮叮铛铛的出塞和亲,也是满腔“壮士一去不复返”的激情。
摄影/UFO99王喜庆
雁门关附近地区的荒凉,民生的苦难和不断发生的战争有很大的关系。忻州在全国解放以后才平静了六十年。现在的忻州人都还记得,小时候玩游戏口令都是:天下太平!可见忻州人渴求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由来已久!
摄影/UFO99王喜庆
雄鸡一唱天下白,狼烟贼寇不复来!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