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想起来,可能是那个终年多雨的小镇让她彻底迷失了。不论是诉说着被英国殖民的往事的古老建筑,还是被云轻轻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脉,抑或是那一小杯黑茶,都能看到23岁的她的影子。”
穿过那厚重的雨帘,阿北找了个店放下了负重在肩的20kg的行李点了一杯苏打水开始捋清思路。虽然经常会充斥着“我是谁”“我在哪”“我来这里干嘛”的问题,但这一夜总是要过的。找到trip advisor推荐的那个店睡了一宿,第二天找车去大吉岭和二人组汇合。印度的吉普车酷得要死,好像行驶在路上分分钟都会变形一样,里里外外都透着“我们军事力量雄厚,不信的话颜射你”的感觉。
大吉岭是个海拔2134的山城,二人组的中国小弟弟说跟他的家乡很像,坐着吉普车似乎一路上都是在上坡,云雾缭绕烟雨蒙蒙。她对这里的记忆就是从雨和雾开始的。
摄影/阿北vento
不知道是因为北方常年干燥的气候,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她对一切有关水的东西都格外偏爱。但又因为旧友的离去,这湿润的气候让本来就浸满雨水的心情更加沉重。
当时阿北还在跟父亲争辩,现在真是服气的五体投地。
阿北道谢过后按照他给的地址开始了新的征程。去过重庆的朋友都知道,那里的路几乎没有直直向前的,一直都是往上走,不知道哪里有条向上的小路就可以通往另一条马路。阿北背着20kg的登山包,一直在爬楼。在同一条小路转了4遍还是没找到之后,终于放弃了,随便钻进了附近的一家看起来是新装修的客栈。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看到二人组大胡子Camel的笑脸和中国小男生,有了一点点的安慰。点了两支啤酒,在所谓的“酒吧”坐了一晚上。他们向阿北出了柜,阿北也坦白自己不怎么样的心情,天南海北一顿神侃,回到各自客栈之前相约第二天转这个小城。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大吉岭是印度北部西孟加拉邦的一个小城,依山而建。1849-1947年一直都属于英国统治。洋鬼子看中了这里的地理和气候优势和欧洲热捧的大吉岭黑茶,在此营建英国士兵的疗养地。这里有藏族人印度人,还有尼泊尔人,服饰也是多种多样,但都有同一个特征——暖和,因为是高原,又是背风坡,所以夏季十分凉爽,有时候还挺冷。他们徒步走到tiger hill,乘坐了玩具火车,虽然没看到太阳,可并没有影响她对这地方的兴趣。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由于曾经受到英国殖民统治,这里的教育算是东南亚质量比较高的,校服也是英式设计。
摄影/阿北vento
高原的云朵。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这两天他们一直在到处转,并且她发誓再也不要同时跟两个有联系的基佬一起玩,自己永远是第三者的那种操蛋感觉。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回去的时候已经很晚了,二人组已经睡去,自己则下楼和客栈老板聊天。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日子平淡得过着,画画,到处乱逛,带着kindle在下雨的时候躲进茶馆写游记。也是因为阿北下雨天看书的习惯,随身带的唯一比较好用的电子产品被雨水泡了,给后来的行程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将死之人阿北翻了个身,开始怀念起在大吉岭的日子。那淅淅沥沥的小雨仿佛还在耳边。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或者坐在路边的亭子下看书,总会有猴子拖家带口的过马路。
摄影/阿北vento
跟着店里的中国小哥和英国女走了许多山路,他们来到了一个曾经的藏族人避难场所。多余的不说,请看下图。
摄影/阿北vento
那年近期颐的藏族老人沧桑面庞上每一条沟壑都写满了故事,阿北握着她的手,什么也说不出来。
摄影/阿北vento
这位大叔见到阿北的时候,那眼神似曾相识,反复回忆想起正是刚到大吉岭那天那家咖啡馆老板的眼神。匆忙聊了几句之后想拍照留念,他手无足措,最后留下了这样一张照片。他对阿北说她才是原始的蒙古族,她难堪的笑了一下。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satyan有次去距离锡金国只隔一条河的地方把她带上了,骑着重机车奔驰在山路上,远远的能看到堪城章嘉雪山。下了那么久的雨,那天很给面子的停了。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不靠谱射手男satyan。尼泊尔人在印度开店,在香港工作。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那天回来的时候下着倾盆大雨,satya和阿北被淋成了狗。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了解的人都知道,阿北不怎么正常,睡眠不足的她尤其不正常。结果那天不出意料难受的要死。整个人就像飞大了一般,各个辨别功能尽失,五感被提高了无数倍。
Singalila国家公园位于大吉岭西部的尼泊尔边界,是西孟加拉邦最西北部的徒步地点。徒步期间,随时可以看到干城章嘉的身影。
那场景现在想起来都还很搞笑。第二天坐上去往尼泊尔边境的吉普车,开始为期三天的徒步。全线路没有到开通的时间,所以只能走一小部分。我们四个人拼了一个导游,全程带领我们。
摄影/阿北vento
第一天是最痛苦的。各种身体不适,加上轻微高反,还要拼命一直爬山,要不是pad不能用了坚决不带那沉得要死的单反。不过看最后那景色,阿北忘记了之前所有痛苦。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有一张图没有在阿北相机里,却深深的印在了她脑袋里。到达基地的那天傍晚她自己出门散步,绕过了一座山来到山的后面,那场景让叽叽喳喳的阿北瞬间安静了下来。
摄影/阿北vento
摄影/阿北vento
一起徒步的那个41岁英国佬经常会像叔叔一样跟阿北聊天。他今年41岁,在剧院工作,私下里喜欢玩音乐,刚刚离婚,有个10多岁的女儿,还有个漂亮的法国女朋友。大家带了一大包叶子在路上飞,可阿北那时候还没有真正飞起来。
摄影/阿北vento
恋恋不舍告别堪城章嘉回到了大吉岭,稍作休整出去吃东西。第二天就要离开了。
第二天上午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像是30天之前那个下午的小雨一样。阿北背着一大一小两个包找到回siriguli的吉普车,41岁大叔去送她。拥抱,告别。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