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人喜欢奢华,法国人喜欢浪漫,他们都愿意与城市绑定,而英国人的乡村情结却是与生俱来的,有名言说: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英国人更喜欢回归自然,享受天然的宁静与舒适,特别是英国的贵族,如果不在乡村有座象样的宅子的话,都不好意思做贵族了。所以有丘吉尔家族这样的大名头贵族,便有了英国的最大私人宅院——丘吉尔庄园(Blenheim Palace)。
以前对庄园的概念非常模糊,特别英国庄园,比较成形的印象就是蝴蝶梦里的曼陀丽庄园,阴郁诡异的感觉。可是今天是个好天气,眼前展现的这座庄园基本就是个皇家花园,这种阔大,这种无界感确实与我早先的印象大相径庭。难怪人们常把丘吉尔庄园与法国凡尔赛宫相题并论,看来并没有夸张,而且单凭这片湖水在面积上就超过了凡尔赛宫。
这种旷大冷清的大园子,并不适合孩提时代的丘吉尔,他便常跟“爱姆”一起住在乡下,经常到外面去玩儿。有一天,他不小心掉进粪池里,这时,一个名叫弗莱明的农民不顾脏臭,把他救了出来。过了几天,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来接丘吉尔并想报答弗莱明,但弗莱明不接受物质上的报答。
正巧他的儿子走了进来,伦道夫忽然有了一个好主意,他说:“让我带走你儿子吧,我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像你一样好心,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令你骄傲的人。”靠丘吉尔家族的支持,农夫之子后来成了举世闻名的医学家,他发明了盘尼西林,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在丘吉尔染上致命的肺炎的时候,救命的盘尼西林刚好发明出来,于是,丘吉尔又得救了,这种获救其实是源自当年伦道夫的贵族式善举,可见贵族不是闭门自享财富的种族。
踏着欧洲特有粗砂道路进入庄园主区,古老的大门上有一段碑文:“在慷慨的君主幸运之光照耀下,这所房屋建给约翰马德罗公爵及其夫人萨拉,由范布勒先生在1075年到1722年建成。”
这片风水宝地是1705年的王室所赐,当时的安妮女王为了表彰丘吉尔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约翰·丘吉尔在1704年8月击败法军,专门赐予他的。100多年后,丘吉尔才诞生于此。
当时安妮女王说,英国能在战场上打败法国,在建筑上也要胜法国一筹,庄园的设计是当时著名的建筑大师约翰·范布勒的手笔,确实是当时最高大上的了,但女王的批款没全到位。安妮女王死后,丘吉尔夫人不得不用自己的钱来继续庄园的建筑。所以工程拖了17年才完成,一世公爵没能看到宫殿全貌就去世了,庄园却成为不是王宫胜似王宫文化遗产。
很气派的大厅
这是丘吉尔庄园里最中心的建筑,布伦海姆宫(Blenheim Palace),就是导游常说的“金色宫殿”。
金色宫殿里有许多出自名家的油画,画的多是丘吉尔家族成员,其中最辉煌的油画的莫过于由英国著名画家詹姆斯·桑希尔在1716年绘制的天花板了,它按照战争的顺序展开,很好的展现了主人约翰·丘吉尔,也就是马尔伯勒公爵一世的胜利。可见丘吉尔的血液中早就遗传了斗士的基因。
这间有花墙纸的小房间貎似是丘吉尔出生的地方,丘吉尔曾在他的书中写道:“在布伦海姆我一生做了两件非常正确的事情:出生和结婚。我很满意我所做的这两个决定。”贵族首相就是霸气,连出生都是他作的决定。
这个房间里的画象应该都是丘吉尔家族成员,正面的应该是当年受勋的那位爵爷。
很喜欢这幅画,贵族家的全家福,有狗和小孩子使得画面好生动,人物的布局也是最舒服的一幅。
过道中的装饰彰显贵族范儿的田园风格
还喜欢这幅不穿大篷裙,散淡轻松感觉的油画,不知道她是谁,这不重要,贵族女人不穿大篷裙也是贵族。
虽然英国人吃的东西很单调,但餐厅总是极讲究的,各样东西都很到位,都很精致。
另一侧的廊厅摆放着管风琴,象是做礼拜的地方,这个巨大的宅子基本就是一个小城,装得下贵族们的一切所需。
金色宫殿的后花园,与欧洲多数皇家园后花园一样,宫殿前面是自然的田园风光,宫殿后面是精雕细刻的人为景致。据说这个花园是意式的,所有花木都被修成雕塑一样。
英国人喜欢鹰,但是把鹰异化成这样,真的是不太理解,应该是很不理解,英国式独特的审美。
丘吉尔也不是完美无缺,他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高人一等的贵族优越感,而且一直歧视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和非洲国家,但即使这样,他仍然是一个伟大的贵族,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国人。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