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冬至,广大的北国应该早就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一片银装素裹了吧,今天就发一组前年拍的老片子,去吉林雾凇岛的那个大清朝的发祥之圣地乌拉街转转吧!
还是先看看百度的介绍:乌拉街全称乌拉街满族镇(简称乌拉街镇),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主城区以北15公里,乌拉街镇现有27个行政村、1个街道、总人口7.1万人,我们去的雾凇岛所在的韩屯就属于乌拉街镇管辖。
乌拉街原称布拉特乌拉,是明朝属地,“乌拉”系满语,翻译成汉语的意思为“沿江”。在东北,你可以不知道长春、沈阳甚至吉林,但你不可以不知道乌拉街。东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先有乌拉,后有吉林。
一个这样不起眼区区小镇,怎么就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
乌拉街是满清的发祥地,是一个民族和一个王朝兴起的地方。明朝建立时,就在乌拉街所在地设立乌拉卫。在明代中期,这里就兴起了由叶赫等四部组成的乌拉国,国王叫布力泰,有精兵三万,在乌拉街建立古城,统辖方圆数百里。后来满族的另一支建州女真努尔哈赤兴起,开始力量薄弱,就和布力泰联盟,布力泰也为了笼络努尔哈赤,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努尔哈赤。这个女儿给努尔哈赤生了多铎、多尔衮两个儿子。后来努尔哈赤翅膀硬了,就设计借机谋取乌拉国。一场大战,布力泰兵败国亡,努尔哈赤占了老岳父的国家,得了三万精兵。随后又以此为基地,先统一东北,再进兵山海关,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进北京,取中原,平南方,建立了一个统治中国三百余年的满清王朝!
乌拉街深埋着努尔哈赤的根,甚至可以说,满清的根就在这里。因此,清顺治皇帝定都北京后不久,就封禁乌拉街方圆五百里,把它尊为“本朝发祥之圣地”,于是就有了“先有乌拉,后有吉林”之说。清顺治十四年,乌拉古城设立了打牲衙门,负责向皇家供奉东北特产,和苏州、南京和杭州一起,成为清朝的贡品基地之一,赢得“乌拉城远迎长白,近绕松江,乃三省通衢”的赞誉。
我们到达雾凇岛的第二天,因为没有看到雾凇,就包了个车去乌拉街转了转,司机关师傅带着我们,走马观花地看了乌拉街镇上的三府一寺一庙。关师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满族人,他告诉我们他们的满姓是“瓜尔佳氏”,汉姓关。他开车带着我们去看了乌拉街上的后府、萨府和魁府三府,以及伊斯兰的清真寺和佛门的老爷庙。一寺一庙现在都还在接待善男信女的朝拜,那三府基本上就是残垣断壁,只能算是“建筑址”了!
先看看后府,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是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第三十一任总管赵云生的私邸,赵云生深得朝廷青睐,经常觐见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房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后府建筑址。
这房子里目前还住着人,也就没能进去看看......
后面就破败的只剩下一排主房了,这里应该正在进行维修......
第二府:萨府,萨府位于乌拉街永吉三中的校园里,这座府邸的主人已经无从考察,而且这里也已经成了危房,被围上围栏等待修缮了......
第三府:魁府,魁府最早的主人叫王魁福,是汉军镶白旗籍,因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受到了光绪帝的“觐见”和褒奖,为其原配夫人和大、二妾三人修建了此府邸。是迄今保存较好的清代二进四合院,解放后,先后作为政府的办公室和招待所。可惜我们那天去时,大门紧闭,里面据说正在修缮,没对外开放,就在外面拍了几张,这府邸看起来建筑颇具规模。
一寺即乌拉街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吉林地区现存最早的清真寺。
一庙就是乌拉街香火最旺的“老爷庙”了,这里是乌拉街最大的一座寺庙,现名保宁寺,也称“老爷庙”相传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
可能那几天是春节大假吧,寺庙以及殿堂都是大门紧闭,根本没有人。
而“老爷庙”的外面就是一片广阔的原野,银装素裹,一片白茫茫......
乌拉街的最后一个景点:百花点将台,现在是乌拉街的烈士陵园,这里长眠着当年解放乌拉街时牺牲了的烈士们。
据关师傅介绍,著名的战斗英雄杨子荣就参加了解放乌拉街的战斗,当时国民党的一个团守在这里,解放军伤亡惨重,解放后就在这里建立了烈士陵园,上面竖着一尊十米高的革命烈士纪念碑。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