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因为五座顶如平台的山峰簇拥而得名,是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风光秀美,夏天是比较好的旅游季节。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寺院林立,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也是中国唯一的藏传、汉传佛教共存的道场。
台怀镇北侧的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寺,为全山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汉传青庙,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是中国最早的佛寺之一。显通寺的布局严整,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着水陆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和后高殿等7座殿宇。
其中的铜殿最为著名,铸于公元1610年,共用铜10万斤,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铜殿之一。铜殿位于寺内的较高位置,建在高台之上,殿前有五座同样是铜制的佛塔,象征五台山的五座台顶。铜殿本身是方方正正的形制,共有两层,四角重檐。殿内供有铜佛,内壁上还有小型佛像无数。
整个铜殿在寺院整体肃穆的氛围内,显得与众不同。因铜殿和铜塔都是铜制构件外饰金箔,即使在阴雨不断的天气条件下,也是金光闪闪,在众多殿堂中特别醒目。
位于台怀镇北侧、灵鹫峰上的菩萨顶,是五台山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藏传黄教寺院。菩萨顶的寺院建筑金碧辉煌,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
菩萨顶位于灵鹫峰,地势较高,布局严整,雄伟壮观。站在山门前的石阶上可以俯视台怀镇的全景。菩萨顶的牌楼中门大匾上,有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的“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 文殊菩萨大殿院前,建有石牌坊一座,石壁上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而寺院内的天王殿、钟鼓楼、菩萨顶、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的的屋顶,都用三彩琉璃瓦覆盖,色彩鲜艳,虽经几百年的岁月蹉跎,依然色泽如新、五彩缤纷。
位于五台山台怀镇中心区域与大白塔相邻的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供奉广济龙王文殊菩萨,也是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五爷庙的许愿最灵验,游客很多,因而是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庙。许多人请了价格不菲的高香,心诚则灵,寄托一种美好的愿望。
五台山塔院寺位于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塔院,后因重修白色舍利塔而单独成寺,被称为塔院寺。寺中的大白塔,是寺院的主要标志,也是五台山的地标性建筑,出现在各种五台山的宣传资料中。
位于台怀镇中心以东,陡峭半山脊的黛螺顶,把五台山上五座台的五座文殊菩萨像复制塑造后,集中在一起,供奉在五文殊殿内供人朝拜,故叫“小朝台”。
在黛螺顶山脚下,徒步登上大智路的1080个台阶,来到黛螺顶,可见“大螺顶”牌楼,可以依次参观天王殿、旃檩殿、五方文殊殿和大雄宝殿。
黛螺顶的观景位置极佳,在此俯看五台山的南、北、中三台的景色,以及山下怀台镇中心的众多寺院和地标大白塔,景色非常优美。
五台山的寺院众多,汉藏合一,彰显中国佛教的博大精深,不愧为佛教胜地是也。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由于五台山寺院众多,风格各异,建议游玩两天。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