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了回南天的泉州,想来徽州扫一回黄,目的地是黟县的西递,4小时动车一路往北,窗外沿途的油菜花成片成片地盛开,天滴答答下起了雨。出了黄山北站,前往黟县来与小伙伴们会和,由于下着雨少了点出门的心情,到了宾馆便到头睡了个午觉。
臭鳜鱼 摄影 阿拖施晓君
接近六七点钟,小伙伴们也都到齐了,这个黟县迎接我们的是一顿极其够味的徽菜。徽菜乃中国的八大菜系之一,身为吃货不得不介绍一下。徽菜又称"徽帮"、"安徽风味",起源于徽菜南宋时期的古徽州,原是徽州山区的地方风味。而我们此番的目的地是黟县,属于古徽州的六县之一,自然采取到的食材就更加鲜美独到。
不得不提的是这一道菜:臭鳜鱼。相传做这道菜是因为当时有个鱼贩将鳜鱼抹上盐水防止变质,但到目的地想要卖出时却已发臭。此时鱼贩不忍心扔掉,就自己吃了,结果发现这味道特别鲜美,于是将方子传了下来,成为现在脍炙人口的佳肴。
毛豆腐 摄影 阿拖施晓君
还有一道菜,毛豆腐。发酵后的毛豆腐表层附着一层白色菌丝,这样的豆腐异常的鲜美,用平底锅油煎,待到两面发黄,香气溢出后涂上一层辣酱即成,在西递村内的小吃摊上就能吃到啦。
牌楼 摄影 阿拖施晓君
饱食一餐之后,我们便约好明早一块去西递逛逛。我心里想着:粉墙黛瓦,清明雨,油菜花,这便是我心中的徽州古村落。没曾想一大早醒来,天气来了个大太阳。我带上无人机,想去西递飞一个。
西递老树 摄影 阿拖施晓君
西递历史悠久,始建于北宋,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整个村落平面呈船形,这里保留着数百幢明清古民居,大理石铺砌而成的路面已有些许的年代感,游客经常会迷失于西递,这里有99条高墙深巷,但是没关系,村子里有两条清泉奔流不息,顺着河流走便能走到门口。
西递老街 摄影 阿拖施晓君
村头那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便是西递村的地标。这座胡文光牌楼建于明代,结构很是精巧,村中更有许许多多宅院令人惊叹,中国古代的艺术精华所在,在西递的石雕、木雕、彩绘、壁画上无不一一彰显着。
阳光下的红裙姑娘 摄影 阿拖施晓君
你的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个西递,巷子里有穿着红裙的姑娘。
上帝之眼看西递1 摄影 阿拖施晓君
第一次带无人机出行,可我那命运坎坷的无人机,上过天(在家里试飞过程中直接飞到了钢结构上不下来了),下过海,(刚刚飞完西递村全景,再去飞屏山村全景就直接掉河里了)……
上帝之眼看西递2 摄影 阿拖施晓君
结果是我还以为这飞机这么命硬,进了水还能顺利开机。于是,我刚刚上色达山顶,飞机云台彻底坏掉啦……只剩下这么寥寥无几张照片,明明我是要带着他走过整条川藏线的……
上帝之眼看西递3 摄影 阿拖施晓君
那棵树,就如童话一般,在绿油油和黄灿灿的稻田里孤独地挺立着。
上帝之眼看西递4 摄影 阿拖施晓君
上帝之眼看西递5 摄影 阿拖施晓君
从高处看景,是一件很爽的事。虽然飞飞机风险太大,但获得几张觉得OK的照片还是很赞的。这里是西递,徽州好个春啊,油菜花开得正艳。这里的油菜花比起婺源的商业化,却是觉得它满满的徽商气氛,包下一亩田,种上一片油菜,来年春花盛宴。
桃花下的西递村 摄影 阿拖施晓君
在西递,历史悠久的徽派老宅是当仁不让的主角,这点缀在春日里的油菜花却鲜有人问津。山坡上几株颇小的树枝上长满了桃花,登高而望远。
层层叠叠 摄影 阿拖施晓君
徽派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马头墙、小青瓦配合起来的层层叠叠,造型各自不一,很是讲究韵律之美。而在屋顶上、楼墙上,那石雕、木雕和砖雕在如今,更是价值连城。
油菜花与古村落 摄影 阿拖施晓君
牌坊下的游人们 摄影 阿拖施晓君
高处看才发现,牌楼边上的房子如此规律整齐,依山而建。
溪流边上的居民 摄影 阿拖施晓君
小桥流水人家,村中的溪水自东向西流,又因位于徽州府西,曾设有“铺递所”,故取名为西递。
就是镜头忘了带遮光罩 摄影 阿拖施晓君
一次失误的拍摄,却得到一张意想不到的照片。
花田中 摄影 落榜进士
【阿拖施晓君】一个梦想走遍藏地并一直在努力行走的闽南女子。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