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温庭筠:“东郊和气新,芳霭远如尘。客舍停疲马,僧墙画故人。沃田桑景晚,平野菜花春。更想严家濑,微风荡白蘋。”描绘的是一片金黄田园春色。然位于江苏兴化市缸顾乡东旺村的油菜花,以千岛样式形成的垛田景观享誉全国。传说垛田是当年泰州知州岳飞大战金兵摆设的八卦阵。这里,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高观,喜天爱地之情,如盆景入画。
面对一片“九夏芙蓉三秋菱藕,四围香菜万顷鱼虾”的金黄贵,自是感怀了郑板桥的“民胞物与”,刘熙载的“天人之合”,施耐庵的“好住家”。古城兴化已逾两千多年历史,是战国时期楚将昭阳的食邑,《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嘉靖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可谓人杰、地灵,地灵、人杰。
雀鸣寂野懒竹筏,丛丛簇簇摆黄花,咿呀咿呀桨声划,摇橹缓行舒天涯。兴化千岛菜花自然景观形成于750年前。垛田是兴化一种独特的农田地貌,每当枯水季节,百姓们就将低洼地区水中泥土挖上来,堆积到较高的地方,造成一块块水中小岛式的垛田。垛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不相连,非船不能行。坐在摇橹船上,穿梭在这片油菜花田的河道中,船在水中行,人在花中走,可比柳如是的“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的那份人面交相辉映,光艳绝伦的风雅。
移步千亩垛田外,微风里泛着绿浪,麦尖顶着淡淡的麦香,入沁心脾。雾气笼着一缕光阴,止步了观境的人。绒绒上,朝露散散而坠,静密了四野,落碎了尘愁。一侧是“桃红柳绿菜花黄”的明艳时晴,一侧是“蓝天碧水麦苗青”的恬淡安闲,可谓“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杜甫《春夜喜雨》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云:春雨贵如油。这贵,贵在了清幽淡雅,传神入化。而乾隆的“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正是点了这花可赏之妙有所在吧。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