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峨眉山是群山之领袖,不如说金顶是峨眉之灵魂。一点不假,来到峨眉山的游客,如果不登金顶,看看这四方十面佛的话,也就是白走一遭。
在金顶之上,一切都是那么的随缘,仿佛这里就是被佛主试金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在金顶,你想清楚的看到十面佛,拍摄到金顶的风景,那么一定是和天气打赌的。因为海拔的原因,金顶的天气是说变就变。而且海拔高,雨水天气非常明显,所以一旦下雨,雨后就会起浓雾,使得能见度极具下滑。所以想在金顶上有一次愉快的经历,那么运气和观察天气是必不可少的。
这趟金顶行,我们切身体会到什么是天意。头一天上去,因为雨刚过,天上慢慢变晴,但仍夹杂着零星水滴。这样的天气直接导致了金顶上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我们不禁发出感叹,难道这次就这么白来一趟。当时的心情很是低落,不管怎么说,还是架了很大一个事,把这个旅游继续,这种环境,不要说拍照了,就算肉眼好好的看个明白都难。所以领队也给我们说,这次的目的从景变成人文为主。所以有了以下的几幅图。
挑山工是这里不能回避的一个点,因为峨眉上有一段是无法通交通工具的。只能靠人力来维持,所以挑山工成为了这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一段路上来回搬运着山上需要整修的建筑材料。他们往往一个人的劳动量非常巨大,再者是山路,所以很艰辛。有句老话,人定胜天,我们在感叹天公造物之神奇的同时,也不得不敬佩这些巧夺天工的人。
到了十面佛,可以看见很多游客都会在这里祈福祷告。毕竟这里是佛教4大名山之一,香火自然是旺盛。不管是穿着时髦还是朴素,大家心里都有一颗祈福的心。人性其实无分贵贱,在佛陀面前,人人平等。只要潜心求拜,不管灵不灵,至少在你的心里已然有了一块净土。
我们还偶遇了一群所谓的“居士”,据介绍,这是一群有着皈依心,已经拜入佛门的新人。所以看到他们的礼数,就更加的讲究。首先是读了一大段经文,然后进行了跪拜。其中,有一个身穿袈裟的女尼,带着他们进行了这一串的活动。周围有很多人对他们也产生了好奇,但他们好像若无其事,习惯了别人的议论指点。抛开世俗心,就已经是很大的悟性了。
随着第一天的人文拍摄完毕,回到旅馆多多少少还是觉得有所稀罕。这峨眉的风景是早已名满天下的,如果没有拍到景色真是白来一趟。抱着不甘,昏昏睡去。到了第二天7点多,只听到手机嘟嘟响,微信群里已经满是消息了。揉着睡眼看了看历史信息,有一条特别刺眼:“雾气开始散去,估计8点多,会通透。”我们马上起来洗漱,拿着工具直奔金顶,只为捕捉那转瞬即逝的风景。
果不其然,早晨的金顶,随着太阳的升起,慢慢的雾起开始变淡。昨日还是朦胧的十面佛,今天真是显示出真面目。我们快速的在这里取景,只怕这清澈会转瞬即逝。金顶之上,除了十面佛是避不开的话题外,其实细细观察,还有很多细节让人欣喜。就如这房檐上的雕塑吧,很有特色,而且据我猜测,这样的建筑,雕塑肯定是有特殊的含义。虽然我说不上来,但只从外表的设计和做工,已然是一件大家之作。
到了峨眉,还有一个不可不说的,就是幽谷灵猴。峨眉山的猴子以极通人性,见人不惊,与人同乐。很多游客都喜欢给它们喂食,观赏其千姿百态。虽然偶有抢东西的情况,但游客们依然记住的是灵猴的机智。所以即使冒着一定的危险,也愿意涉险与他们同乐。这不,一大早在金顶之上都有了灵猴的身影,在佛光之下,猴子的灵性被放大,让人更加喜欢这峨眉最机智的生物。
峨眉是佛教重要的源地,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远到而来的修道之人,前来峨眉祭拜。我们也遇到了几位,和一位搭了句话茬,问了下他从何处来,他回答是从青海。这些人不远万里到峨眉,目的肯定和我们这样的普通玩家不一样,他们的目的是弘扬佛学,加深信仰。虽然他们身穿袈裟,但实际上也是普通人,所以我个人经验,如果想要照出一些独特的人文,你大可以和他们唠唠家常,拉近感情,最后你再提出要求,对方多半会欣然应允。
峨眉的美,各地各异。这山下到山顶不过海拔几千米,已然是各有千秋。如果爱Ta,带Ta来峨眉,从山下玩到山顶,体会这3世之奇妙。但不管如何,花花世界固然精彩,但人总是这一世时间。不去许诺来世的种种,只给你许下今生的情缘。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