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曰:
绿水清潭入梦萦,环山九曲素绢绫。
相逢听曲棹歌远,醉里闲抛未了情。
未游九曲溪,便听闻此地有“武夷之魂在九曲”之说,游罢九曲溪,方信此言真深谙武夷山水之精髓也。
九曲之游,必乘竹筏。九曲竹筏,青皮毛竹烘烤扎制而成,宽约二米,长不过三丈。竹筏前端高高翘起,上置六把靠背竹椅。或彼此串接,行于清湍之上,或独筏荡波,漂于群峰之侧。点篙行进间,巧借水势,辅以人力,无机械轰鸣之烦,有欸乃自然之趣。此惬意之所在,最为游人称道。
俯瞰九曲溪
九曲之筏,位置当数前排为佳,上仰山峰高耸,下听溪水琤琮,观景无遮蔽之虞,摄影占角度之利。竹筏顺流而下,穿行于神奇的山水幻境之间,此时的我等,端坐于竹筏之上,既是景外赏画之人,更是画中点缀之景。“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如此画卷,焉能不醉?
九曲之游,必乘竹筏。
九曲之奇,可谓独步天下。武夷之山,虽说是以小中见趣,低中见奇而蜚声远播,但如此钟灵毓秀之山峰,神州大地尚不是唯一,而“一溪贯全山,两岸列仙岫”的九曲溪,当屈指可数。溪水受制于山势,忽而东西,忽而南北。清浅处,阳光下彻,数水底细石无碍,河鱼往来,皆若空游无所依。至深潭,水流渐缓,深不可测,水色也由青转碧,传有蛟龙藏于斯。遍览江南江北,既能观山,又能玩水,山水结合如武夷山者,无出其右。正如游人所赞:“山上看水水似玉,水中望山山如屏”。
九曲之异,虽异于漓江,别于三峡,却有漓江之清秀,三峡之雄奇。她是飘落的青罗玉带,她是大自然的造化与恩赐。盈盈一水,蜿蜒回旋十余里,山不离水,水不离山,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串起了旖旎的奇峰幽嶂,串起了飘香的秋桂岩茶,串起了永远的摩崖石刻,也串起了美丽动人的故事传奇。
九曲玉女峰
九曲之美,如诗,诗难传其神,如画,画难尽其意。那种步移景换的享受,那种天人合一的感觉,叫人不能不信造物之奇。高耸的玉女峰和大王峰,讲述着石头也能谈恋爱的传奇,悬崖上那眩目凌空的架壑船棺,更是先人留下的一道难解的传世猜想。遒劲的摩崖石刻,记录着古往今来的脚印;迷人的山光水色,雕刻着沧海桑田的变幻。“他年觅以封侯印,愿学幽人住此山”,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心愿,不也是我们这些寻常百姓的向往吗?
如诗,诗难传其神,如画,画难尽其意。
九曲筏工,男称艄公,女为艄婆,他们的肚皮里,装着说不完的故事笑料,不过,要想尽兴听故事是要付费的。游前已被告知,漂流的小费可给可不给。不给,顺水竹筏如箭,须臾便至终点。给了,赏景悦耳两相宜,艄公艄婆会让你一路笑声相伴。即买了驴,配鞍子的钱还是花得起的,同游的伙伴每人掏10元给了艄公。果然如导游所言,其咸淡适中的荤素调料,只把我等笑得前仰后合。朱熹曾作歌:“欲识个中奇绝处,棹歌闲听三两声”,那艄公的幽默与调侃,不正是另一类棹歌吗?
他们的肚皮里,装着说不完的故事笑料。
九曲之溪,曲曲成趣。丹崖之下,碧水之曲,乘着古朴的竹筏,抬头可望山景,俯首能见鱼翔,侧耳静听溪声,垂手即触清流,乐山乐水,见仁见智,大凡游过之人,其物我两忘之境,又怎可殚记。桂林的漓江,宁静已被游船的噪音打了折;海南的竹筏,人为的匆匆留下许多遗憾。只有武夷的九曲溪,出自天成,美的自然,不仅山水无人工斧凿之痕,漂游亦深谙回归自然之道。果如诗曰:“如此名山宜第几,相当曲水本无多”。
抬头可望山景,俯首能见鱼翔,侧耳静听溪声,垂手即触清流。
九曲无语,她象一位美丽温柔的女子,静静地亲吻着身边的青山翠谷。面对九曲,我亦无语,只有静观。虽然,我没有看见九曲云蒸霞蔚,烟雨迷离的朦胧,也没有看见九曲悬泉倒挂,瑞雪轻扬的妩媚,但九曲今日之美,足已让我陶醉千百回。怪不得刘白羽要感叹:“武夷收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远望天游峰
九曲啊九曲,你是我一见如故的朋友,虽然,我贫乏的语言描摹不出你的风采,好在我还能用手中的相机,收进你交融的丹山碧水,收进你厚重的人文历史,也收进了我和你的心心相印。
九曲归来,神韵萦怀,美哉武夷,举世称奇:
检点情怀忆旧游,销魂只为一轻舟。
归来还醉三三水,梦里翩跹坐碧流。
武夷占尽人间美,愿乘长风我再来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天游峰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