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江相望临水而居,我常常在江北步行街口,越过比肩的人流仰视他。身边不时走过大声吆喝的小推车,正在兜售蟑螂药的江湖客,还有踩着滑板呲溜快进的少年背影。
六月的雨季,长的好像一个世纪,记不清有多久没见到阳光,就像记不清有多久没走近他。落雨天读书天,捧着泛潮的书本,对着雨帘发呆,突然想去书院听雨了。
这样的地方,是需要穿一双软底平跟鞋,着旗袍或布衫来的。不想用哒啦的脚步声,惊扰尘封已久的历史,可还是惊动了大堂内举办七一老年书画展的几位老人。
化雨泉
观展人迹寥寥,只有主办方的几位老师和我们。书画和文学一样,是一门寂寞的艺术,寂寞的可以让你听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出镜 柠檬
前不久在另一场画展,欣赏到一幅183cmx96cm的工笔孔雀牡丹图。虽不懂书画鉴赏,但能在红花绿叶、翠羽丹喙匀净整齐线条的光泽里,感觉到刚柔疏密间肌理的美感,虚实写意里气韵灵动的质感。
张筱红女士作品 孔雀牡丹图
再看眼前的这些书画作品,你可以想象那些鹤发苍颜的作者,执一支柔毫横撇竖捺,胸有万壑,笔下千钧。每日案前枯坐,柳骨颜筋舐毫吮墨,安静地一点点泼洒勾勒,那画面亦是静美无声。
七一是个特殊的日子,电视台记者闻风而动,接受记者采访的老人,是原上饶市直机关工委书记余积善老先生。随后,俺也客串了一回记者镜头下捧哏的路人甲。
出镜 余积善先生
大堂遇见久仰大名的上饶文化名人,原上饶日报社社长龚乃旺先生,热心引导我们观展。 一幅悬挂正中的书法作品,出自市教育局老局长盛平珍先生之手,没想到这位一口余干普通话,在政坛浸淫多年为人谦和的老领导,竟有如此雅趣与笔力。自叹孤陋寡闻之余,心中满溢对文教、新闻界前辈们文化素养人文情怀的景仰与尊重。
梅雨季回南天,徘徊信江书院,一榻轩前倚竹听雨,亦乐堂里吟咏唱酬。遇见一场画展,邂逅文化前辈,清清雅集洗心尘,同道新交是故人,皆是生命里美好的相遇。
书舍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