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缘分就是那么不疾不徐。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穿越了3000年。我,仍旧来了。与命运如约。
西语十二页。这一页的旅行故事,讲述缠绕了无数匝的缘分,终将把我带回至你身边。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这一趟的苏州之行,也算作我的意料之外。原本是无缘这趟古宅相会的。缘于近日远行颇多,内心有愧于阿爹阿娘,与他俩相处的时间有欠。但友人媛媛一再相邀,拉锯七日,终究是敌不过她的热情与霸道,应承了下来。临行前,阿娘给我扶正了帽子,嘱咐我一定要戴好帽儿,免得头皮再被晒伤。我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我省得,娘亲放心吧。再次检查了兔兔酱已被好好的放置到行李箱内,朝阿爹阿娘挥了挥手,转身便出了门。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登上前往苏州的列车时,媛媛往我的微信上发了一段【花间堂·探花府】的简介。而我一向懒看那一律千篇的官方简介。但这似乎丝毫没有影响到她的兴致。仍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的与我介绍那一处古宅。不忍扫了兴致,倚靠着车窗,随意翻看几行。眼光便停落到那一大段文中的【潘祖荫】三字上。时至今日,回想起我当时的心情,仍难以表述。潘祖荫,何许人也?宝宝们或许不知,可Sissi对于这三个字,再熟悉不过。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这一段缘,需追溯回年初。年初时,Sissi特意去了一趟上海博物馆。一个人,穿过半段繁华,来到这座城的中心广场。在昏暗的展馆里,驻足于一只巨鼎面前良久。回家后为其撰写了一篇长文。可我不知道,这世上没有无端的情怀,故事也没有无故的接续。古人常说笔墨蘸情感,那日蘸取的五色墨,被世人称作《大克鼎》。而它的前主人,在苏州潘宅。它曾归属于我面前的《潘祖荫故居》。在踏上前往苏州的火车之前,我甚至都不知道,这趟远行的终点,名曰探花府的目的地,会是潘宅,会是收藏过上博镇馆之宝《大克鼎》的那个苏州潘家。
图文/Mini西
按照我一贯的作风,对于想要的,苛求。但一次次的未如愿,几乎花光我所有勇气。可缘分就是那么不疾不徐。在你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穿越了3000年。我,仍旧来了。与命运如约。
2014年3月,意外在陕西听闻大克鼎与大盂鼎。
2017年3月,意外在上博遇见大克鼎。
2017年6月,意外结识了媛媛。
2017年7月,意外应承了本不该赴的邀约。
图文/Mini西
上图为曾收藏重器《大克鼎》《大盂鼎》的潘宅攀古楼。
那日独自在宅内闲逛时,意外闻琴音。推门而入。巧遇一对母女。母亲弹琴,女儿煮茶。与这对母女攀谈良久,弹过琴,喝过茶,翻过书。直至离开苏州后,越想越不对劲,遂将这栋楼的照片发给燕姐询问。才知道,那栋楼,便是攀古楼!便是潘祖荫家族曾用来收藏大克鼎大盂鼎的攀古楼!探花府的公共区域很多,宅内的门更是多到数不清。而我偏巧,偏巧推开的是命中注定的那一扇。我想,这也不能算作偏巧。这算作命运或许更好。
图文/Mini西
在探花府的公共区域,意外闻琴音。推门而入。巧遇一对母女。母亲弹琴,女儿煮茶,一室美满。希望我在母亲的那个年纪,也能有这般幸运。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在与路相依的平江河上,一座座石桥又连通起了一条条古巷,潘宅便深藏在这样的一条小巷子里。门头毫不起眼,甚至可谓平庸,内里却大有乾坤。
图文/Mini西
那日经媛媛引荐,结识了宅子的现管家——燕姐。燕姐是典型的苏州美人。保养细致,谈吐得体。真个是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讲的一口地道的吴侬软语,似乎天生就应居于这宅子里头。与我讲起潘宅的故事,苏州的时兴菜式,头头是道。
图文/Mini西
宅内的曲桥。善或恶,好与坏,九曲玲珑的是人心。
图文/Mini西
上图:旱船舫。江南庭院的格局一般都不太大,无法纳入大面积水域。当主人想要登船游湖时,便会在自家宅院内建造起旱船舫。如若你有玲珑心,无波亦能行船。
#旱船舫:仿照船造型在园林内建造起的船型建筑物。多见于南方园林。
图文/Mini西
晚清重臣潘祖荫为咸丰二年探花,官至军机大臣,他酷爱金石收藏,所得西周青铜器大盂鼎和大克鼎,与毛公鼎合称“海内三宝”,就曾收于此宅。所以在Sissi到访之始,只听闻探花府而不知此探花郎即为潘祖荫,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原本都收藏于苏州潘宅攀古楼内的《大克鼎》与《大盂鼎》。经数轮革命战火的洗礼,否极泰来,已由潘氏后人捐献给国家。现如今,前者被妥帖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成为上博的首席镇馆之宝。而后者,业已入主《中国国家博物馆》,亦是该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图文/Mini西
时至今日。遇见过大克鼎,到访过潘宅,踏入过攀古楼。我想,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去到北京,在国家博物馆,遇见你,遇见大盂鼎。
图文/Mini西
餐毕,燕姐留客。探花府有一些对外开放的客房,邀我留宿一晚。独在异乡为异客,本不应劳烦他人,但我对这处宅子实在是欢喜透了。遂厚着脸皮,答曰:好啊。
图文/Mini西
不多久,燕姐莲步轻摇而来,塞给我一口明黄色的苏绣布袋,解开纽扣,里头装着房间钥匙。她带路,领我穿过几进天井与回廊,顺着窄窄陡陡的木楼梯,蹬蹬蹬的上了二楼。这二楼,原先居住着潘家的小姐。现在,它是我的房间。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推门而入。室内一派典雅,舒适兼顾。想来主人也是精心布置过一番。
图文/Mini西
苏州人对吃还是颇有讲究。是夜,燕姐怕我喝不惯房内的糯香普洱与玫瑰(实则我挺喜欢)。特意让人捎带给我一壶乌梅汤。乌梅,外加几片薄荷与两颗青柠,酸甜又清爽,甚为适合这夏日。夜半,倚坐窗边,一人饮过,与友人聊得几句,温柔了杯中素光。
图文/Mini西
枕着手,躺在床上,半梦半醒间望着一番似家的老式样房顶。睡去,一夜无梦。
图文/Mini西
第二日晨起与燕姐攀谈时,聊到挺喜欢房内的糯香普洱。燕姐神秘兮兮的说给我介绍一位名师。遂介绍了居于宅内,王德传的圆圆与我结识。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Sissi只懂望闻问切,对于茶道却不甚明了。圆圆真正是位女茶博士。眼波流转,手腕翻转之间,将一套茶道演绎的相当有美感与高雅范儿。讲起茶经来,亦头头是道。我虽不懂,但喝着茶,聊着茶,也觉得相当受用。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图文/Mini西
石榴石榴,年年问你留不留?留否留否?可否留下。
知了知了,年年问你知不知?知否知否?可知圆缺。
图文/Mini西
那日,推开花窗,对面楼的寿字纹瓦当近在咫尺,似乎伸手一拥既能入怀。
如愿如愿。愿,愿世界和平。愿,愿你与我福寿绵长 。
最后,附上两短简单剪辑的视频。梦回故园。
探花府1
探花府寻宝
拍摄设备:智云Smooth3手机三轴稳定器。
Sissi的这段旅图就要结束了。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