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宁宫是典型的“养老院”。70多年后首次开放,一组雕塑展首次亮相的大体量文物,即没有玻璃隔挡,观众和文物直接“面对面”。那么,这昔日的大玉儿的寝室里的四爷,还有六世班禅为何圆寂,其谜给你一一解开——
400余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从秦代跨越到清朝,包括慈宁宫正殿、慈宁宫东庑、慈宁宫西庑、大佛堂、大佛堂西庑五个展室。
昔日“大玉儿”的寝宫如今成了故宫雕塑馆。眼下,慈宁宫雕塑馆展出宫藏最牛雕塑品,“皇家”珍藏必定不凡:5吨重的北齐石佛“站起来”足有一层楼高、唯一得到“四爷”认可的彩塑像可是全天下独一份……此次雕塑馆里却展示了唯一一尊“四爷”的写实雕塑坐像。这尊名为“清泥塑彩绘雍正像”的32厘米彩塑是一件极为珍罕的清宫旧藏,也是清朝皇帝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塑像。
最引人注目的还有清乾隆银鎏金六世班禅像。六世班禅本为了庆贺乾隆皇帝的70大寿,千里迢迢从西藏札什伦布寺启程,历经青海、内蒙等地到达承德。乾隆皇帝非常重视六世班禅的此次朝贺,一路不断派人护送和问候,并大加赏赐,还特意在承德仿照札什伦布寺修建了须弥福寿庙供六世班禅下榻。参加完祝寿活动后,六世班禅来到北京,住在西黄寺。
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初二,六世班禅因患天花在北京西黄寺圆寂。乾隆皇帝十分悲痛,他命人按照六世班禅生前画像,制作了4尊银鎏金六世班禅像,分别供奉在北京西黄寺、紫禁城雨花阁西配楼班禅影堂和承德须弥福寿庙、避暑山庄无量寿殿。
原供养在紫禁城中的六世班禅银像,于1973年拨交给洛阳市文化局,现陈列在洛阳市博物馆里。故宫雕塑馆现在陈列的这尊银像是1914年从承德运回故宫的。
走进慈宁宫你可能会发现,这里的匾额字体与故宫的其他不同,按照封建仪规,皇帝不能与前朝的妃嫔同居东西六宫,为了安置太后、太妃、太嫔,明代就建造了慈宁宫,到了清代成为孝庄皇后的寝宫,正因为“孝庄”也就是著名的“大玉儿”来自蒙古科尔沁草原,因此这里多了蒙文,而慈宁宫匾额为清顺治时期留存,那时使用篆书,因此这里成了独一份用篆书的宫殿。
另外,这里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展厅中一块东汉时期的石刻男女像绝对大胆又前卫,在这块明显被切割下来的方形石板正中,一对男女紧紧拥抱旁若无人的亲近。
这对相拥而坐的男女形象出自四川彭山一座墓的墓门第三层门楣上,应当是墓主人夫妻生活的表现。1941年,川康古迹考察团发掘了这个墓葬,拥抱像的发现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围观者甚众,某些人们也意欲毁坏这“有伤风化”的不雅之物。无奈之下,考察组在向上级——时任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组长的李济先生请示后,将拥抱像切割下来,移运到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库房保存,后移交故宫博物院。
展出的400余件文物虽然摆满了慈宁宫的五间房,可数量不足故宫雕塑藏品的一个零头。更为难得的是,在这里看雕塑最大的特权是你能跟它们零距离“接触”,摆在慈宁宫正殿的45件藏品首度“裸展”示人。
走出展厅,这位阅人无数的御猫安静地目视着来来往往的中外游客,仿佛在说,这紫禁城里600年的故事多着呢,别着急,待我慢慢给你讲述........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