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古镇并不在我们的行程计划内,因龚滩到酉阳火车站每天一大早的小巴把我们早早送到酉阳,不想在火车站消耗几个小时的时间,经老乡指点,附近有个龙潭镇可以游览,于是坐了2块钱的小巴直奔龙潭镇。
龙潭镇
兴建于清乾隆年间的龙潭古镇有1700年的历史,因镇上有两个形似“龙眼”的水洞常积水成潭而被称作龙潭。原古镇聚居着土家族、苗族和汉族,自宋及清有六百余年的“蛮不出洞,汉不入境”的土司统治政策形成了龙潭镇特有的文化。1735年一场大火烧毁古镇,居民们迁移到不远的龙潭河重新建镇,巴蜀一带的镇都因河而繁荣,龙潭镇自然也不例外,临河重建的龙潭镇借助龙潭河和酉水河的优势成为川渝黔重要的商业重镇,当地流行着“龙潭货、龚滩钱”的俗语。
抗日战争日期,龙潭镇成为沦陷区民众避战的大后方,1.5平方公里的小镇上云集了8万人,商贾云集,人烟阜盛,使龙潭镇一时蜚声全国,被誉为“小南京”。
龙潭镇
一条三公里长的石板街引着路人在古镇里晃悠,街面用远古如玉的大青石块铺成,经过千百年沧桑岁月,古老的海生物化石时隐时现。各条巷道相互串连着,弯弯拐拐,萌生出更多的曲折与古意。原住居民远离城市的喧嚣,过着悠闲快和的日子。临街底层用木板装修或砖泥砌成的柜台,是主人出售货物的门市。
古老的海生物青石石砖
古镇顺湄舒河而建,规模庞大,保存完好,古镇保留了大量清代风格建筑群,砖木结构的居民房屋鳞次栉比秋。木结构的房屋,一般人家是“三柱四骑”、“三柱六骑”。大户人家则是“四合天井”大院。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是古镇众多大院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大院。王家大院是中国同盟会员、孙中山总统府秘书王勃山和瞿秋白夫人王剑虹的故居,占地面积约4800平方米,气势宏大、雕工精美,院落有好几道大门将宅院分为前院后院,是清末明初酉阳大户人家房屋建筑的代表呈现了当地的建筑艺术。老屋气派排场,阳光自天井倾泻而下使古朴的大院越发静谧。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内部如今已修缮维护,打造成为龙潭民俗博物馆,展示原住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器具,似乎还没正式对外开放,我们算是意外的闯入者。
古镇人杰地灵龙潭的大户人家和读书人历来不少,著名作家沈从文20世纪20年代住在龙潭,他在作品中多次描写了龙潭古镇优美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著名戏剧作家田汉在他离别龙潭时,吟了“酉阳孤塔隐山岚,巨石撑天未可探,闻道鲤鱼多尺半,把竿何日钓龙潭”的七绝。
积善人家
古桥、古井、古码头,走入古镇石板街,好象走进了历史。旅行就是这样,一次无心偶遇的地方往往会给你带来意外的喜悦。遗憾的是游览的时间略显仓促,并不能很好体会古镇的韵味。
古井、古桥
古井、古桥
除此之外,我还提到了...
王家大院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