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爱水,仁义的人喜爱山。智慧的人懂得变通,仁义的人心境平和。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久居钢筋水泥丛林的现代人,喜欢山水,纵情山水,更多的是为了寻找都市之外的绿洲,心灵的绿洲。
在美丽的山水间徜徉,可以荡去胸中的阴霾,忘却心中的压力与不快。
山水各有千秋,仁智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
图/文 财迷婆婆
图/文 财迷婆婆
图/文 财迷婆婆
位于福清市的石竹山,就如同是闹市中的世外桃源一般,宁静恬淡。这里因"石能留影常来鹤,竹欲摩空尽作龙"而得名。山上石奇竹秀,湖光山色的美景令人难忘。
图/文 财迷婆婆
拾阶而上,满眼的苍翠,空气中都是清新的味道。
石竹山海拔并不高,山势也算不得陡峭。所以,可以选择步行上山,慢慢领略山中的奇景,而不乘坐缆车。
图/文 财迷婆婆
图/文 财迷婆婆
石竹山,是福建有名的道教名山。每逢节假日,来山中游玩许愿的人非常多。这长长的链条上,锁着大大小小的铁锁,都是人们来许愿的印迹。
这铁锁,锁着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未来的种种期许。
图/文 财迷婆婆
沿着石阶,向山顶进发。身旁时不进出现的古树,郁郁葱葱。与旁边的美景浑然天成。
图/文 财迷婆婆
图/文 财迷婆婆
虽说石竹山是福建有名的道教名山,但山上,却是道教与佛教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存在。
在半山,彩色的经幡,迎风飞舞。梵音,阵阵入耳。
而山上的摩崖石刻,也见证着这里的安详宁静。
图/文 财迷婆婆
图/文 财迷婆婆
石竹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徐霞克游记中说:"岩石最胜,亦为九仙祈梦所"。可见其风光之优美,人文之鼎盛。
山上的建筑,古朴巍峨。飞扬的屋檐与翠绿的竹子,相映成趣。正正是,应了石竹山美景的由来。
图/文 财迷婆婆
石竹山上最大的石竹寺,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千余年来经久不衰,建筑依山而筑,险而不惊。石竹寺不仅是一座千年古刹,更是极具历史的文化胜地。宋代理学家朱熹、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及清末陈宝琛等名人都到此游览过。
远远望去,石竹寺,仿佛是镶嵌的山中的宝石。石竹寺,一面依山、三面悬
空,远望如空中楼阁,天宫仙苑。而恢宏的建筑群,熠熠生辉。身后就是挺拔的大山,石竹山,如同敞开了自己的怀抱一般,拥抱着这千年的古刹。
山下,就是美丽的石竹湖。
如此的湖光山色,极目远眺,怎么能不令人心旷神怡。
图/文 财迷婆婆
图/文 财迷婆婆
而石竹寺的四周绿竹耸立,红墙碧瓦,典雅清幽。
这一切,都构成了山中宁静安详的氛围。有着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的美好意境。
这也正是,人们逃离钢筋丛林,纵情山水所追求的真谛和意境。
图/文 财迷婆婆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自古以来,山与水,就是构成美景的要素,而被一起提及,极少分开。石竹山,更是如此,一路沿山势登到山顶,除了观赏宏伟的石竹寺之外,最美的当属,登高远眺了吧。
脚下的石竹湖,是一汪碧水。湖水清澈,碧波荡漾,湖畔林木葱茏,远处群山怀抱。最是秀丽。
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无论你是乐山抑或是乐水,在秀丽的石竹山,都能找到答案,它就是你心中的“盈盈处”。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