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在印度洋上留下了一滴眼泪,化作一颗晶莹宝石,饱经纷争、殖民、战火,终于迎来了和平时期,一个宗教国度,一座美丽岛屿,斯里兰卡(Sri Lanka),在僧伽罗语中就是“乐土”的意思。
兰卡人的迷人笑容
尼甘布是斯里兰卡的天主教中心,大多数居民都信仰天主教,当地的圣玛丽教堂最为著名,不想,去往天主的路上,一个不期而遇的擦肩,壮怀激烈。
St. Josephe 教堂
虽然早耳闻这里有着许多大大小小的教堂,然而置身其中的一刹那,还是惊叹不已。路上“误入”圣约塞夫(St. Joseph)教堂,感受当地人祈祷的日常。
St. Josephe 教堂
虔诚祈祷,生活日常
人们静静地来,无声祈祷,悄然离开,Ave Marie的空灵旋律萦绕心底,轻轻走过,将平安喜乐的美好夙愿藏进爱的心窝。
St. Josephe 教堂
偶然过后继续朝着天主之路前行,去往圣玛丽教堂,当地最大、最为知名的天主教堂。
圣玛丽教堂
圣玛丽教堂
抵达圣玛丽教堂,却并未感受太多宗教的魅力,熙攘的游客,明信片伴手礼小店......充满了旅游景区的标准配置。
圣玛丽教堂
圣玛丽教堂
只有在教堂内,安静的祷告提醒注意这里本应存有的样子。真感谢上帝安排了一场路上的不期而遇,经历了一场在目的地完全感受不到的宁静和祝愿。
相传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之子摩哂陀(Mahinda)就将佛教带到了这里,佛教是斯里兰卡的国教,也是这里大多数人的信仰。
佛牙寺内的壁画
佛教因为缺少像基督教《圣经》一类的典籍,几经分裂,斯里兰卡的佛教属于上座部佛教,完全不同于国内的大成佛教,这里的佛寺不是深山古刹,没有钟鼓木鱼,白色基调的建筑内彩旗飘扬,壁画艳丽,若不见那盘腿打坐的佛像,真很难和寺庙联系在一起。本是同根同源之物,却变化的如此迥然不同,除了感叹世界之奇妙外,只剩无言。
祈福点灯的女孩
集体拜佛的小学生
点灯祈福
虔诚祈祷的妇人
供奉着国宝释迦牟尼的牙舍利,朝圣之地自然香火鼎盛,除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观光客外,恰逢周末,中小学校都会组织学生集体来到佛牙寺参拜,作为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虔诚祈福
祈福的人们
手鼓声有节奏地砰砰敲响,人们在寺内双手合十,摆上鲜花,作揖之后鱼贯而出,或是坐在地上念经许愿,虽然一点不像国内大成佛教寺院般清雅幽静,有些喧嚣的寺内,充满的却都是相同的美好愿望。
寺内谈笑风声的女学生
玩自拍的母女俩
对呀,旷古幽静也罢,喧闹声响也罢,释迦牟尼修行一生,孑然一身,所要带给世间凡俗的不正是平安祥和、幸福安康吗?极幸运,已经拥有这一切的人们何需掩饰发自内心的满足,严肃祈福过后用最美的笑容定格,亲情、友谊,浓浓的爱,若佛祖真看到这一幕,也应该满足地会心一笑吧?
惊奇地发现,这一天,几乎所有商铺都大门紧闭,饥肠辘辘快到极限时突然发现一家挂着“Open”字样的必胜客,迫不及待两眼放光地冲了进去。一打听才得知原来这天是泊桑波耶节,为了纪念摩西陀尊者将佛教传来此地,是当地最浓重的节日之一,类似于中国的春节,所有公司机构政府学校全放假,举国欢庆,真幸运,刚刚好,遇见了。
节日免费发放冰淇淋
领取礼品 满脸喜悦
节日当天,各商家、佛寺都备好了冰淇淋、牛奶、伴手礼等礼品免费给民众发放,大大小小的广播里反复播放着佛教歌曲,那氛围感觉像极了国内春节期间满大街的“恭喜你发财......”,微笑是最多的表情,喜庆是最深的感受。
放风筝的小女孩
翘首期盼
领到免费牛奶
我们都说过年最开心的是孩子,这应该是适用于全球的定律,在斯里兰卡过泊桑波耶节,又何尝不是如此,妈咪刚领到免费牛奶,小朋友满足地喝了,还不忘舌头伸出老长,生怕遗漏一丝余香,小女孩在草坪上欢快地放风筝,望着那些那些飞得老高的五彩缤纷,惊讶得双眼圆睁。
寺院
当然,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寺院了,谁都不想错过这一年一度的一天,虔诚许愿,祈求实现心底最美的愿望。
点燃心愿
小小梦想
夜幕降临,点起千灯万灯,虔诚祈祷。
璀璨虔诚
夜幕下的寺院
夜色茫茫,诵经声声,璀璨的灯光将寺院装扮得五彩缤纷,人们祈祷、找寻、狂欢、嬉戏......其实,释迦牟尼主张的是清心寡欲,反对教条,更反对个人崇拜,看见如今这彩灯装扮的寺院(不知道的真会以为是夜总会),香火缭绕下供奉的各种从天而降的佛,若他能亲眼所见不知有何感想?节日,其实就是一个给自我放松的时间和理由,正是许多年前的这一天佛教来到了这里,于是每年这一天人们都好开心,喜悦之情打动着所有人,我想,佛祖真看见这一幕,心里也一定是欣慰的。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