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信州区沙溪镇向阳村龙门额,信江之滨,绿州之上,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高大古樟的浓郁苍翠,恍如走进最美乡村婺源。
看过婺源的乡村,很多村口都有大树,称水口林,如赋春严田水口,屹立“天下第一樟”,树荫覆盖半亩余。而在龙门额,信江岸,也有水口林,其中一古樟树,遮天蔽日,投下片片绿荫,专门为村民纳凉似的。
一位村民说,古樟600多年,是村口的风水树,庇佑风调雨顺的“神树”。或许人们认为,水口林是村庄的灵魂,与村民息息相通,见证着村庄的历史与变迀!
先民建村讲究依山傍水,背靠青山脚踏川。村门口的信江,江西省境内较大河流之一,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自东向西流向中国第一淡水湖——鄱阳湖。流淌的信江,看似与湖水一样平静,与龙门额相依相伴,永不分离。
“龙门额”,是否与鲤鱼跳龙门有关?不错,丰沛的信江水,给村民送来鱼米之香。村庄曾是小渔村,村民靠打鱼为主。而今利用渔村,打造渔趣渔港,渔港码头停泊着游船,游客信江画里游。
平静的信江,江水波澜不惊,碧绿如玉。泛舟之上,划出道道波纹,水波荡漾;舟船,灯笼高挂,水中倒影,树木倩影,如流动的水墨江南;靜静的坐在木船,欣赏两岸绮丽的风光,原来乡村也可以美如画。
自然真是能工巧匠,以轻轻的笔,浓浓的绿,缓缓的墨,在江面上随意抹、勾、点等多种为法,描绘浓淡相宜的渔港乡村画。
人们走进乡村画里,流淌的信江,送来凉风阵阵,绿意柔柔。
在画中,姜太公直钩钓鱼,离水三尺,愿者上钓。
渔港码头,仍然有渔船,虽然渔夫不是像姜太公一样钓鱼。渔民余良种,仍然划着小船,守着信江;每天晚上至次日凌晨,撒网捕鱼。他说,鱼一上岸,就被游客买走了。多的时候一天卖500元,少的时候100元不到。村民露出幸福的笑容,村庄美如画,引来很多游客纷至沓来。
不仅是渔港渔趣,更有城市人羡慕依山而居的生活。道路干净整洁,房前屋后鲜花绿草点缀,像公园一样精致。绿村映衬的白墙黛瓦,有婺源乡村的味道。
顺着村庄高处的山坡行走,森林茂密,鸟儿欢快鸣唱;登临高处,眺望信江,河流恋恋回望村庄,而后继续前行……
山上,茅草亭,休闲椅,累了,在此歇歇,享受一份清静与安逸;农村有城市一样休闲之地,让村民也能享用公用社会资源。
随着乡村环境的改善,或许不久的将来,人们向往的不再是城市“森林”,朝思暮想的却是秀美的乡村。
翘角的墙头,碧绿的河水,整洁的环境,梦想回归龙门额这样的乡村,门口种种菜,河里洗洗衣,水中钓钓鱼,过着悠闲、自在、安静的慢生活。
昔日的小渔村,而今变热门3A景区,鲤鱼跳入龙门,让城里人羡慕不已。你羡慕这样的乡村吗?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