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河内老城区,
有一条特殊的街道,
铁路贯穿在民宅之间,
与老城居民的生活密切相织,
这就是火车街(Train Street)!
是的,生活本来就是一班不会回头的列车。这里的一切显得极其老旧,旧火车、旧轨道、老旧的房子、发黄的招牌和模糊的街道牌,但是这里人们的笑容总是显得比附近还剑湖的商人亲切和清新。
每天定时经过的两班火车,火车来到时,工人们收起工具退到屋内,大人们也暂停劳作把小孩抱到一边。待到火车离开后,再接着忙碌,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从旧城徒步去升龙皇城的路上就看到了铁轨,这里与曼谷的美工铁道一样,都是左右贴着过车了,不一样的是这里附近还住人,还有很多饭店开在这里,每天被火车打扰的次数很少,但是住在这里多少还是有点像棚户的感觉。
如果要等到火车还是挺容易的,每次在八九点的时候我都遇上了火车,那鸣笛的声音还是挺大的,如果是住在附近不醒也得醒来了。
附近的居民也有装修的还可以的,门前种花草,如果打扮漂亮一点不就和日本镰仓一样了?
雨后和煦的阳光,打在树叶上,轻轻摇曳着油绿的流光。斑驳的树荫下,俊男美女,小板凳围席而坐,磕着瓜子,谈天说地,随性而惬意。
与充满法国情调的胡志明市相比,河内受到更多来自中国的影响,无论是古建筑上的汉字牌匾,还是无处不在的生活细节,都令中国游客感到几分亲切。
越南首都——河内市(Thành phố Hà Nội),古称“大罗”(Đại La)、“古螺”(Cổ Loa)、“龙编”(Long Biên)、“昇龙”(Thăng Long)、“昇隆”、“东京”(Đông Kinh)等。
河内市是越南的政治文化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而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走在越南街头,你可以接触到各种肤色的游客。
河内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十一世纪起成为越南历史多个朝代的都城。1831年正式命名为河内,如今的河内除了有众多法式建筑之外,同时因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以还有许多类似苏联的建筑,比如巴亭广场就非常有社会主义气息,庄严而肃穆,笔直简约的线条让人敬畏。
在此之前,越南历史上的官方文字一直是汉字,但是今天的越南街头已经很少能看的到汉字了。因为在法国殖民时期统治者把文字都改了,现在的越南人都不认识汉子了。但是在古街仍然保留了很多的寺庙,这一点还是很不错的。
今天的河内市,许多街道依然沿用旧时的名称,如皮行、铜行、棉行、糖行、麻行、桃行、帆行等,一些街道依然保持昔日专业性的传统,如皮行街专售皮货,铜行街专售铜器。
今日的河内市,城市面积也由1954年的152平方公里扩展到1000余平方公里,人口由当时的40余万增加到约310万,是越南政治、文化中心。河内市区几条宽广笔直的大街,以还剑湖为中心,向四周成辐射状延伸,街道两旁生长着四季长青的高大树木。
入夜后的街道更具有风味了,这时候你可以开始发掘河内大街小巷的美食了,其中水牛肉河粉可千万别错过哦!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