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导说,阜阳是我的家乡,有着悠久的历史,来阜阳的颍州看看吧!于是,走进了文峰公园内的康熙年间的文峰塔。
已是上午9点,文峰公园内依旧热闹非凡,遛弯的,跳舞的,耍剑的,比比皆是。人们说,看一座城的幸福指数有二,一是看街上的行人的慢节奏,而是看公园里的老人悠闲的生活状况。这两点,颍州人都占全了。
环湖不到半圈,就是闻名的乾隆年间的文峰塔,塔为全砖结构,七层八边形,各层有塔心室,一层独为一室,北门为阶梯入口,有盘旋梯道贯顶。一、三、五、七层四方有四券形门;二、四、六层,在南、西、东三面各有三门。
这里处处是安逸的,安静的,就连猫咪都悠哉悠哉的迈着猫步,不急不躁的向你走来。从导游小静的介绍中得知,在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于此建了文峰塔,以振兴阜阳文风。
塔为全砖结构,塔为密檐楼阁式,每层叠涩出桅,有仿木结构的砖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顶部起脊挑角,三叠珠式宝剑,由铁制五叉刹杆贯串攒尖,造型朴素庄严。
文峰塔不远处还有一座奎星楼,因为在修缮,拍了几张资料,这是后话。单说说这文峰塔与魁星楼都建在城之东南方,从八卦的角度看即巽方。按儒学家说法,巽为文章之府,塔有卓笔之形。故称"文峰塔"。 文峰塔既与"文"相关又极富道教色彩,该塔一些砖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长寿鹿、灵芝草、龙、凤,有文人祈求的鲤鱼跳龙门,还有阴阳鱼图案。这对研究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心理和阜阳历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宝贵资料。
中国古代的塔是一种标帜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建筑。耸拔挺秀的文峰塔,平地耸起,欲与天际相接,凌云摩霄,指星画斗。如果你有机会登临塔上,或日出云蒸,日落霞蔚;或街市繁华,无数人家;或塔影倒映,如笔蘸墨,美不胜收。
对于阜阳人来说,文峰塔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同时也昭示着了阜阳人对于文化的崇敬。古人建造文峰塔,保佑当地学子魁星高照、文运亨通,成为了一代又一代阜阳人的文化梦想和精神寄托。
历经300多年的风雨,文峰塔依旧耸立在颍州大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刘邓大军发起阜阳战役。1948年3月,在文峰塔脚下,解放军与驻守阜阳城的国民党部队展开激战。当时,作为阜阳城外唯一一处制高点的文峰塔,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军事要塞。激战中,文峰塔被两发炮弹击中,塔基被炸开一个缺口。文峰塔虽然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1988年修复文峰塔时,塔壁上的弹皮弹壳随处可见,仅清理出弹皮弹壳达几公斤,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程度。
多少年来,文峰塔一直是阜阳标志性古建筑之一。听公园的一位老者说,1990年阜阳发行了一套名胜粮票。这套粮票共为五枚,每枚图案都有文峰塔相同的图案,但每枚粮票的颜色不同,设计简洁而美观。
在阜阳,关于文峰塔的故事与传说层出不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阜阳市政府建造了一座文峰公园。其中,文峰塔苑是围绕文峰塔而进行建设的园中园,整个建筑是仿古园林建筑风格,古色古香,古意盎然。如今的文峰公园文峰古塔历史文化与现代建筑相互映衬,彰显了岁月的沧桑与现代文化的交融。
三百多年的历史,印证着一座城的变迁,苍穹之下,文峰塔与奎星楼遥相呼应、朝暮守护,也展示着阜阳颍州人对文化的崇拜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美好祝愿。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