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壮大,随之出现的一些不文明旅游现象也多了起来。其中有一项不文明旅游行为被大家所唾弃,那就是乱刻乱画。很多人在旅行时看到钟意的景点,就会在植物或墙体上刻下“到此一游”的字样,这不但影响了美观,也破坏了植物的生态和历史文物的价值。
这样的行为在如今是被人们所拒绝的,但你是否知道,这在古代可是被提倡的。古人去游玩,或是隐居于某个地方,一时兴起有感而发,就会在石头上刻下当时的心情,但内容多是诗词或是题记,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摩崖石刻。经过时间的磨砺,这些石刻如今被视为艺术珍宝,对我们研究历史起了颇大的作用。
摄影/余頭小姐_Rachel
最近,我就寻得了一处欣赏摩崖石刻的好地方,那就是位于安徽潜山县的山谷流泉文化园,这里不仅可以避暑赏景,还能陶冶情操。在长1500余米的山谷两岸的石壁上,有现存唐至民国时期的历代石刻300余方,其中以宋代石刻最多。篆隶楷行草书体俱全,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这儿被誉为“历代书法艺术长廊”、“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和珍贵的诗歌艺苑,为研究历史人物活动、文学书法艺术、自然和社会科学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摄影/余頭小姐_Rachel
园内不仅石刻数量多,题刻作者也多,达数百余人,可查考者不下百人。唐代李德修,宋朝王安石、黄庭坚、苏东坡,明朝胡缵宗,清代张楷等名宦大家都曾题字崖谷。题刻内容广涉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个方面。文体多样,有诗词、歌赋、纪事、题名。
从书法的角度看,这里的石刻包括有隶书、楷书、草书、篆书、行书等多种,每种书体中又富于变化,各具特色,基本上代表了唐代以来我国书法艺术发展演变的风貌,是一处珍贵的书法艺术宝库。
摄影/余頭小姐_Rachel
这里不仅有安徽现存北宋最早的一块端拱二年(989年)赵孚、舒雅、黄梦锡题名,还有著名政治家王安石的诗刻,书法家黄庭坚的题名,李师中的记事题刻,南宋张同之的诗刻等等。有宋一代,慕名到山谷流泉来观赏揽胜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形成空前的刻石纪游之风。元代以后,众多游客蜂拥山谷,也留下大量的文字石刻。
摄影/余頭小姐_Rachel
这方石刻字体劲道工整,刻工精巧,是不可多得的唐代书法艺术珍品。题刻者为唐代名宦李德修,其在舒州任刺史,携十二好友畅游石牛古洞,刻石以记之。
摄影/余頭小姐_Rachel
这一处的石刻非常独特,仔细看就会发现它与一般的石刻不同。一般的石刻都是往里雕刻的,而这个却是反的,它的字是凸出来的,雕刻工艺精湛。
摄影/余頭小姐_Rachel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缘字崖,“缘”字为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潜阳邻县太湖人赵朴初先生所书,字体俊朗洒脱,豪迈凝重,提转之间妙手点化,神韵毕现,为佛家与书家至宝。这个“缘”字非常大,高3.6米,是山谷间最大的字。千百年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有缘天柱山,随缘三祖寺,结缘石牛洞。因缘看世界,情缘遍天下。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