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英国
要不要一起出来走走?
对英国的印象很少有晴天。
这个给世界留下了太多太多影响的国家,
却很少以悠闲浪漫的一面示人。
但如果你在英国旅行的时候,
能够找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在集市上逛一逛,
我想你会找到100个爱上这里的理由。
这一篇咱们先说伦敦那些不能错过的集市~
(划重点,大部分集市都是周末才有,请合理安排旅行时间)
哥伦比亚街花卉市场(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伦敦人特别喜欢买花,尤其是周末,总能看到有人抱着超大支用报纸或牛皮纸包着的花,一脸满足的走在回家的路上。
作为全欧洲最大的周日花市,哥伦比亚鲜花市场已经有150余年历史了。
花市每周只营业一天,从周日早上7点营业到下午4点。个人建议还是起个早,尽量在10点钟之前赶到,因为逛花市的人真!的!很!多!
原本就不太宽的街道,两边又临时各摆出了一条鲜花小摊,再加上随时伫足挑花的人们,经常是水泄不通。
虽然是步行,却也能走出“堵车”的感觉。
每个摊位卖的花都不一样,有的卖小型盆栽,多肉、兰花、迷迭香,甚至还有小型柠檬树;大多数还是卖应季鲜花的摊位,分门别类的插在花桶里是一种感觉,被静心挑选出来配以包装,又是另一种感觉了。
周末花市上的花大概是全伦敦能找到最便宜的价格,临近收尾,10磅就能买到一束很可爱的粉色小菠萝。
主路旁边还有很多可以逛的小店,酒吧,跟咖啡店,挤累了就坐在阳光下喝一杯。
那句话是怎么说的来着?
“阳光灿烂的日子,能在户外就在户外吧”
红砖巷(Brick Lane Street)
出了花市往南走,大概十分钟就到砖巷区的周末集市了。这里充斥着打扮新潮的年轻学生,时髦的上班族和造型夸张的弄潮儿。
讲真心话,不把自己收拾的好看些,都没有勇气走进砖巷区。
现在的砖巷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来逛:
一是美食一条街,意大利菜,中餐,印度菜,日料,还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菜系。
当然还可以尝一尝这里大名鼎鼎的青草汁,一口喝下去,有种趴在草地上狠狠啃了一口的感觉,从喉咙到胃部慢慢产生一种灼烧感,简直比喝酒还要烈。
二是隐藏在各个角落的复古服饰店和跳蚤集市,服饰店比如Absolute Vintage、Rokit,还有Vintage store,每件衣服看上去都很特别,但个人感觉还是很考验搭配功力的。
这次到砖巷区,明显发现多了很多中国制造,在国内很便宜的一件衬衣、一个头巾,漂洋过海后价格贵了不少,建议淘货的小伙伴避开这些明显写着汉字的衣服。
第三个就是纯逛的乐趣了,周末集市上会有很多有意思的小摊:
同时对弈三套象棋的叔叔,去年来的时候他就在这里,今年唯一的不同就是阳光大好,他头上顶了一把太阳伞,仍然是全神贯注的跟大家玩。
还有街上的现场音乐,很多准备发新唱片的年轻乐队,也会选择周末集市作为新歌的试水。
走在街上,就是一场耳朵的盛宴。
斯皮塔菲尔德贸易市场(Spitalfields Traders Market)
出了砖巷区,向右拐进了Spitalfields Traders Market,市场外面的砖墙上写着:“市场建于1893年”。
这家集市曾经只在周末开放,而今一周七天全部开放了。非常有趣的一点在于,即使平日里卖的东西没有出入,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的商品却一定要不同。
相比于砖巷的随心所欲,Spitalfields Traders Market的摊位则更加具有逻辑性:摊位市场、艺术品市场、精品店市场、餐饮市场分别隔开,从大件的家具、铜器,到小件的杯托、冰箱贴都能淘到,价格上的跨度也非常之大,从几千磅的艺术作品,到几磅的小摆件,应有尽有。
不过就个人而言,我还是更喜欢砖巷区那种热热闹闹的赶集劲儿。
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
泰晤士河南岸,有着伦敦最负盛名的的美食集市——博罗市场Borough Market。这里以新鲜食材和街头美食闻名,许多美食家和主厨也会前来寻找食材。
尤其在这样一个阳光大好的日子里,每一颗番茄、每一只水果,都发出了迷人的光泽。
几个不可错过的小吃:
北海生蚝Oysters
门口的生蚝店是一家家族老店,这里专门供应北海新鲜的生蚝,大概排10分钟的队,就能买到一盘新鲜的生蚝了,如果还想再来点情调,可以配一杯白葡萄酒,在门口的小桌子旁慢慢的吃。
苏格兰蛋Scotch Eggs
是用新鲜的香肠肉挤出来的肉馅,中间包上水煮蛋,外面裹上面包粉去炸的一种食物。
博罗市场这家为了迎合最新的口味,把猪肉馅换成了牛肉和羊肉两种,吃起来的味道略有不同,但我自己最喜欢的还是溏心蛋的部分。还可以配上特别的酱汁来吃,味道真的很不错!
炸鱼薯条Fish and chips
博罗市场这家店曾经拿到过英国炸鱼薯条大赛的奖项。
虽然个人对油炸食物没有特别的热爱,但这家炸鱼薯条吃起来口感很不错,香脆,没有太多油腻感,更多锁住了食物的原味,一份炸鱼竟然吃出了天妇罗的感觉。
意外的收获是,炸鱼薯条的传统吃法是蘸醋而非番茄酱,且白醋为最佳,尝试了一下这奇妙的口感,不是很习惯,个人还是更喜欢酸中带甜的番茄酱。
波特贝罗市场(Portobello Market)
诺丁山是伦敦另一个声名远扬的地方。每年8月,诺丁山狂欢节吸引着至少50万人前来尽情享乐,在没有狂欢节的日子里,这里还有波特贝罗市场。
从周一到周五,市场上都是卖蔬菜、水果和食品的普通集市,但是到了周六就变成了古董旧货市场。
这个英国最大的古董市场,有多达2000多个交易摊位。
ortobello路上有一家非常有名的古董店——Alice。
店主每天不厌其烦的将有意思的古董搬到门口,摆出各种造型,火烈鸟木雕,印度佛像。但这只是冰山一角,一旦走进了不能拍照的室内区域,全新的古董世界才慢慢在眼前展开。
飞行员帽子,几十年历史的打字机,各种各样的动物木雕,黄铜望远镜。即使是我这外行人,走进去也忍不住停下脚步多看几眼。
作为一个外行,吸引我来诺丁山的不是古董集市,而是一家可以吃的食谱书店,叫做Books for cooks。
这是一家当地人也很少知道,但却特别特别有趣的书店餐厅。
每天主要的时间,这里用来卖世界各地的食谱书,但从早上11点开始,书店里的秘密小厨房就开工了。
这是书店完全凭爱好做的一件事:主厨每天从书店的食谱书中选三道菜来做,只卖20余份,不接受预约,11:30开餐,卖完就收工。而且价格很便宜,一顿午饭才卖7磅。
第一天来这里,仅仅晚到了五分钟,所有的菜都卖完了,失望而归。于是第二天,早上10点钟我就到了书店,排了头一号位置。
说实话,就连买火车票我都没有这么较真儿过。
一边排队一边看着主厨做饭,金发的姑娘跟黑发的姑娘讨论着蛋糕应该怎样烤才更好吃,那副认真样,应该真的是非常喜欢了。
很快开餐,我被安排和其他食客拼桌,坐下聊了才知道,他们都是生活在附近的邻居,几乎每天都在这里吃饭外加碰面,有些人甚至一吃便吃了20年。
有点深夜食堂的感觉,小小的餐厅,就是街坊邻居的重要社交场所了。
三道菜写在了小黑板上:
Mushroom, cidre and blue cheese soup
蘑菇汤里放了我喜欢的黑胡椒,即使有我不喜欢的芝士,也还是把一碗汤完整的喝掉了。
Roast lamb with carrot mud and cashews
烤羊肉配胡萝卜泥,芝麻菜跟腰果
大家讨论最多的一道菜,胡萝卜泥的口感吃起来有些像南瓜,味道淡淡的,配羊肉的感觉刚刚好。很多人吃完就想要买这道菜的食谱书了,小厨房的带货能力很强。
Chocalate pomegranate cake or Crushed orange and almond cake
到了甜点,拼桌的邻居提醒我可以点双拼,于是巧克力石榴跟橘子蛋糕我都尝了一下,都不是特别甜,适合中国胃,只是量有些大,建议打包~
边吃边想着,如果我家楼下也有这样的书店就好了呀,在北京这样一个诺大的城市里,即使一个人吃饭也会多些温暖。
Trainline 买火车票,扫二维码就可以进站
First bus 查公共交通,适合巴士和火车结合时候用,给出的线路都是最优的
OpenTable 预定餐厅,伦敦比较难定的餐厅都可以订到
红领巾 英国的吃喝玩乐网站
或吃或逛或淘货
其实周末市场的意义不在于得到什么
而是在不慌不忙中感受到了什么
愿你们在旅行中也能有一份怡然自得的心情
蘑菇张-NKU,世界的观察者,记录故事的人。微博旅行家、微博签约自媒体、酒店体验师。与多家旅游网站保持良好合作,并担任专栏作者。长期供稿于《环球时报》、《中国国家旅游》、《中国新闻周刊》、《云端》等高质量杂志、报纸。以旅游体验师身份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多家主流媒体采访,个人纪录片在优酷网站阅读量超过200w。
新浪微博:蘑菇张-NKU
微信订阅号:withmushroom
个人微信:moguzhangweixin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3条评论
0/140